申论考试阅读材料技巧之三遍四步法:四概括主要内容标准及技巧
来源:易贤网 阅读:1090 次 日期:2015-07-09 08:54:23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考试阅读材料技巧之三遍四步法:四概括主要内容标准及技巧”,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一)概括要全面

概括的全面性主要是指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点,即采分点都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这是概括的难点所在。什么是信息点,不妨先来看以下三句话:

A.国内一些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摊贩管理。

B.杭州采取分区管理的办法加强城市摊贩管理。

C.乌鲁木齐开放夜市,只需向管理部门或街道委员会提出申请,就能够得到批准。乌鲁木齐市先后出台了三份文件,对早夜市的管理、卫生、环境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

从概括归纳的角度看,以上三句,哪一句才是得分点呢?答案是B。这是因为,A过于空泛,虽然是概括,但没有任何信息含量,实际上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都可以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C过于琐碎,虽然有信息含量,但没有概括,充其量是材料的再描述。尽管可以得相应的分数,但无疑挤压了其他采分点的字数,从题目总体上来说,不会有很高的分数。

在选择主要信息点时一定要有角色意识,要意识到是在为领导提供信息,所以要为领导提供对其决策有帮助的信息,而不是一堆废话。如上面的问题,应该假设我们在为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整理材料,他最关心什么呢?当然是管理的措施。他关心的,就是信息点,就是采分点。因此,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抽象地说,信息点或采分点不是空泛的套话,而是有具体内含的事实性内容和价值性内容。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有没有信息含量,能不能给人启发。在概括主要内容时,一定要防“空”,即防止概括的内容都是空话套话。好的概括一定要能抓住材料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信息。例如,你今天来上课,回家以后你妈妈问你,钟老师长得什么样?你告诉你妈说:“老师是个男的,戴个眼镜,有鼻子、有嘴、有耳朵。”这就不是好的概括,就没有把我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是个人都会长成这样。很多人概括的就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像漫画家那样把某个人的特征惟妙惟肖地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好的概括应该有漫画的效果。

(二)概括要客观准确

概括的答案要客观准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概括就是缩写,概括的语言必须是中性的、白描的,不需要任何的引申和发挥,不能出现考生的议论,更不能用感情色彩太强的词汇。概括如同简笔画,要学会用简单几笔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其区别于其他事物。概括就是对材料的一种客观而又准确的反映,一切以材料为中心。要基于材料进行概括,要如实地反映材料。材料中有个马,你不能概括成牛;材料中没有马,你不能在概括中出现马。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不过很多人在答题时就把它复杂化了。

概括题和写作题有明显的区别。概括题要求客观准确,而写作题则更强调应试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概括是基于材料的概括,绝不能脱离材料自成体系。只有当材料中涉及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时,才能按照上面的框架进行概括。假如,在材料中没有提及原因,则不需要自由发挥,在概括中加入对原因的分析。相反,写作题则要求结构完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个都不能少,材料中没有涉及的,也需要进行思考并补充完整。因此,写作需要考生进行充分的发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什么高见就表达什么高见,不能局限于材料,要基于材料,高于材料。简言之,概括主要内容要以材料为准绳,概括是对材料的压缩和精简,要客观准确,决不能僵化教条,对概括的框架照抄照搬。

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叙述角度的问题。叙述角度就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采用哪种叙述的口吻和身份。只有按照题目给定的身份和角度,才能准确概括主要问题,恰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概括要简明

概括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把最主要的意思表现出来。要简单明了,一看就明白。概括是要把所有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主要信息浓缩起来。因此,在概括时要防止琐碎和具体。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材料当中的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细节的东西拿进来。在概括问题时,一般来说,过分具体的东西是不出现的,比如说数字基本上不出现,除非写经济汇报材料,数字必须有。地名、人名一般都不出现。

好的概括一定不能大量地照搬照抄原材料,但又不能脱离原材料,因此要学会把自己的连接词和材料中的关键词结合起来进行表达。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好的概括=考生的连接词+材料中的关键词

(四)概括要清晰流畅

对于一般的写作,都会要求中心主旨鲜明突出,申论也不例外。在概括时,要处处从表现中心主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叙述、如何确定繁简重点等,这已属于对通篇文章的整体构思。要构思好一段材料概括,应该学会根据线索来选择、组织、加工材料,怎样通过线索的穿插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纲举目张,更好地表达中心。概括的内容一定要很流畅。要让概括通顺流畅,如同一篇小文章,要包含四句话:是什么、表现、原因、对策。

这里有两个思维模式,或称万能思维模式。

第一个是适用于单个主题材料的概括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简单说就是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何以如此呢?

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

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是多方面的:

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当然,这个框架的使用要根据题目要求的不同作出适当的调整。另外,的这个框架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在概括主要内容方面的关键性句子,这对于得分具有重要帮助。如果能够从这个思路出发,这一部分就不会失分太多。要按照这个模式,尽可能地把关键词写进概括当中,即使逻辑性差一点也不太要紧,这一部分是按点给分。因此,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多写关键词,而不是过多地在组织文字上浪费时间。

第二个是适用于多个事实的并列模式:

一个方面是/一个问题是……

另一个方面是/另一个问题是……

这个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关键是能够判断出材料属于复合型,不是由单一材料组成。

(五)概括主要内容与概括主要问题的区别

概括主要内容需要概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概括主要问题只需概括特定事实的表现和原因即可。概括主要信息,撰写情况综述、情况汇报和领导参阅材料等题型都属于概括主要内容的范畴。

学习提示:概括题要不要分条作答?

答:一般来说,除非有明确要求分条作答,否则概括题决不可以写成用数字序号表示的提纲形式。要学会使用分号来表示条理。要学习形式B的表达方式,不建议使用形式A的表达方式。因为,明显的数字符号容易割裂材料内容的完整性。

形式A:

(1) 采分点一。

(2) 采分点二。

(3) 采分点三。

(4) 采分点四。

(5) 采分点五。

形式B:

采分点一;采分点二;采分点三;采分点四;采分点五。

更多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申论考试资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