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改革文化体制
来源:易贤网 阅读:810 次 日期:2015-07-23 08:49:18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范文:改革文化体制”,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文化强国:宏观微观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的源泉。我认为这个源泉在人民大众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在人民的创造活动当中。

从宏观看,应注意到三个方面

首先,上下结合。“上”指政府、领导。政府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文化改革,包括文化体制、组织、结构等,通过全面的文化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给文化人“松绑”,让人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起作家、艺术家、文化企业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文化是文化人主体的创造,如果有过多的束缚,就很难创作出传世经典的文化作品。“上”应宽容,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从“下”来说,文化创造主体应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今天的文化创作是为弘扬中华文化、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肩负重任。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的话,就很难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高水平电影、高质量电视,很可能沦为粗制滥造。文化人应该沉下去,沉到人民群众中去,细心体会群众心声,真正领会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其次,雅俗结合。现在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大家都喜欢看些通俗的、流行的、娱乐的东西。如果听任俗文化泛滥而不重视雅文化的话,我们从文化作品中所受到的启发意义就会

越来越少。现在很多文化作品只是单纯的搞笑,比如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看到的文艺表演,已经到了粗俗、庸俗甚至色情的程度。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真正的性质和价值,已经不是一种精神的创造而沦为庸俗的表现。这种文化实际上是对社会对人们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种亵渎。

雅文化应该是“正俗文化”而不是“邪俗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雅文化,加强雅文化的教化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质量,展现中华文化应有的精神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经典文化的出现。现在每年长篇小说成百上千,真正留下来的能有多少呢?电影电视剧充斥荧屏,但是真正算经典的能有多少?这中间有大量的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破灭,它们的价值、意义根本无从谈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究竟怎么样去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每个人负有什么责任和使命。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这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才会得到切实的提升。

最后,中外结合。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世界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民族的文化是对世界文化的充实和发展。我们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时候,应该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上来。我们的文化应该有国字号的标志,应该含有更多中国元素,涵容世界文化,也就真正充实了世界文化。如果我们跟着西方走,一味模仿,失掉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丧失了中华文化的自我,同时也降低了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可能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很多文化作品之所以“走不出去”,不被别人所看好,就是因为里面国字号的标志不明显,中国元素含量不够。《红楼梦》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翻译,流传世界,是因为它已经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志,一面镜子

从微观看,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无名而有名,有名而无名。现在很多文化人、作家、文化企业家一味追名逐利,而不是埋头提升文化作品的质量,不去吃透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去殚精竭虑地钻研作品,这种心存“有名”而追名的结果,只能是产生一堆粗制滥造的产品,反而失去了名。只有心存“无名”,甘心坐一段时间冷板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研究、去思考、去提升作品的内涵、质量,反映时代精神,反映人们的心声,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才能获得名。经典文化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他当时并没有考虑“名”的问题。当时他家庭衰败,经济困窘,在恶劣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成就伟大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次,无利而有利,有利而无利。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都跑去追逐利益、追求金钱。文化产业追求利益原本正常,但是过度商业化,则陷入“为利而创作”而不是“为创作而创作”、“为文化而文化”,也就丧失了文化,离文化越来越远。过于追求利益,完全商业化,很容易产生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出现改头换面的抄袭作品。这样的作品又怎么能获利、怎么得到好的票房呢?若不过分看重金钱,怀着一颗文化之心,抱着对时代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心态去创作,反而会获得巨大利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好的文化作品,肯定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和热爱。

再次,无乡而有乡,有乡而无乡。我们要重视体认乡土文化,因为乡土文化中最原汁原味地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蕴含着非常多、非常好的文化创作的资源。很多中国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不间断,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民族精神、内涵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当前我们应该全面搜集、整理这些宝贵的乡土文化,不是局限于一个乡、一块土,而是加以全面总结,认识其特色、性质、神韵,吃透乡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这就是无乡而有乡。如果只关注某一种乡土文化,而这种乡土文化很可能有缺陷,那么也就无法体现出中华乡土文化的精髓、神韵,便是有乡而无乡。

最后,无我而有我,有我而无我。如果一个作家、剧作家、文化企业家光想着我,处处为自我打算,处处以我为核心,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也不可能带领好一个创作团队。因为现在的很多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都是一个团队携手合作完成的。但是我们也并不排斥艺术创作团队中的领军人物,比如过去的梅兰芳剧团,这个剧团之所以有名气,就是因为有梅兰芳这个领军人物。同时,这个剧团又非常团结,从创作剧本到配乐、服装等,大家都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因此创造了种种佳绩。为什么近日世界人民都在缅怀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是因为他在从创业到创新的过程中,“无我而有我”,甚至可以说用电子产品创造了一种文化。但是苹果公司的成就并不是靠乔布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众多同仁的智慧创造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这些方面、这些关系,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指日可待。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依靠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会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

抵制过度娱乐化是电视媒体的责任

当前,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中国观众的电视时间几乎是被娱乐所包围的,娱乐正在“全国总动员”——在周末晚间的黄金时间,相当多的频道都在播出PK选秀、游戏狂欢、情感体验、名人访谈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即使不停地换台也找不到其他可看的节目。刚刚在《可凡倾听》见过的明星,有可能又出现在《超级访问》中;由《超级女声》带动的选秀节目正被“山寨”在许多家的卫视中;由《非诚勿扰》刺激出的相亲节目也遍布全国,从《称心如意》到《婚姻保卫战》再到《我们约会吧》,一时间,非“相亲”似乎不足以赢得收视率。

这种“千台一面”的娱乐之风甚至波及少儿节目。在一些少儿节目中,很小的孩子就在充斥声光电的耀眼舞台上表演各种各样的流行节目,模仿成人的歌唱,演一些庸俗的小品,打扮得不伦不类,而且和一些影视明星同台献艺,让孩子在电视这种大舞台上过早地成人化、庸俗化,令人担忧。

过度娱乐化并非中国独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媒业也迎来了娱乐化浪潮,其突出表现就是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新闻节目比例下降,而一些严肃的新闻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现象。比如,在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的报道中,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媒体往往将新闻聚焦于某一个人物身上,追求戏剧性,将复杂的矛盾简化为好莱坞式的善恶对立和爱恨情仇。

如果说同质、抄袭、克隆显示的只是原创的缺乏和急功近利的炒作,那么低俗化就是对于电视公共服务功能的彻底背叛。一些节目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大肆宣传拜金和享乐,引起了观众的反感。一些电视剧把低俗当趣味,拿缺点做笑料,任意颠覆经典,随意娱乐历史,让艺术远离审美。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群,除了娱乐,我们还需要科学、教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在黄金时段的出现应有一定的总量控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今的中国,基本实现了“仓廪实”和“衣食足”,可是并没有完全做到“知礼节”和“知荣辱”。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大多数时候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给予什么、怎样引导非常重要。

写过《娱乐至死》的波兹曼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曾忧心绝望之至:“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话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警世之用。

更多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更多信息请查看申论考试资料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申论范文:改革文化体制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申论考试资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