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于著名的世界旅行家 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57 年他来到中国,在四川省第一次遇到西藏人和“来自西藏的狗”。他在游记中描述:西藏人有如此巨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大胆,其形如驴,吠声如狮吼,足震山岳。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对西藏犬种的故事在公元1300年间首次刊载,
1820年,藏獒由英王 乔治四世进口到美国,本世纪被引入英国,但数量都不很大。1986年,英国犬类俱乐部授予该犬过渡期犬种标准,该犬支持率不断上升。
《 尔雅》书云“ 狗四尺为獒” ,《 博物志》云:“犬四尺为獒”,《司马迁史记世家》 :“ 先纵獒狗名獒 ”,在《 说文》中译“浪” 。即放浪不拘的犬为敖 ( 獒与敖通假 ) ,通过以上归纳为: 凡高大聪明雄健凶猛之犬均可称獒。西藏獒犬,古时有哮天犬之美誉,又称藏獒、蕃獒、松藩狗、苍猊犬,藏语称其为DoKhyi,意思是“拴系的犬”。
“藏獒”叫“桑启”,指优秀、善良、高大、勇猛善斗的狗。藏民也有把真正的藏獒叫“打雷狗”,就是说它的声音像打雷一样的狗。即便过去西藏旧社会的时候,藏獒也是很少,只有贵族、活佛、达赖等家里人才有,少而精,繁育也非常讲究,它更多的承担的是家庭护卫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展示功能,贵族之间相互比较、欣赏,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有的贵族家有一个很好的血统的獒,一旦繁育出更优秀的獒,就把老獒煽掉,防止血统外流,贵族们不希望别人拥有比自己的獒更好的獒。而藏狗,遍地跑,多而滥,毛色有包金,包银,红,杂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