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
2019年度校园招聘公告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9月,位于北京未来科学城,是国家电投集团的科技创新平台、战略决策支持机构、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基地。中央研究院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发挥其科技创新平台作用;通过支持国家电投集团的实体业务运营、日常管理和战略决策,发挥其战略决策支持作用;通过培育和流动培养科技人才、聚合行业高层次科技人才,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基地。科研领域涉及:核能、火电、太阳能及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先导性技术、交叉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战略与技术经济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等。
中央研究院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6个科研机构,下设五家子公司,分别为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北京)特种设备材料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时还拥有核电软件实验室(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先进核能试验技术研究实验室、氢燃料电池研发实验室、电化学储能实验室、储热技术研发实验室、核燃料与材料所实验室、电站中心承装(修、试)试验室。
中央研究院将围绕集团公司“立足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的战略定位,把握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方向为指引,聚焦先进核能、软件与信息化、新能源、储能、氢能、新型材料、电站技术服务、战略与经济八大业务板块,着力开展先进能源技术研发,打造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助力国家电投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助力北京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中央研究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发展目标。
一、招聘人数、专业
2019年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116名,涉及核能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工程等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2019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
二、招聘条件
(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特殊专业可放宽至重点本科,获得国家认可的2019年度毕业证、学位证;
(二)学习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勇于创新,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责任感。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要求
(一)报名时间
报名截至日期为2019年7月
(二)报名方式
本次校园招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符合招聘条件人员登录国家电投集团招聘平台(网址:zhaopin.spic.com.cn),注册系统后,点击左侧“搜索招聘需求”,在“发布单位”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科学”,点击搜索按钮即可查看到我院招聘职位,点击岗位后方的“申请职位”按钮进行网上投递简历应聘。
(三)有关要求
公司将以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笔试或面试事宜,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朱老师
电话:010-56681998、010-56681997
附件1:《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2019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
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
2018年10月29日
中央研究院2019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表 | |||||
序号 | 部门 | 需求专业 | 专业 要求 |
研究方向 | 工作职责 |
先进核能技术研究所 | |||||
1 | 先进核能所 | 核工程/核技术/物理学 | 硕士及以上 | 反应堆物理方向/反应堆屏蔽与源项方向 | 反应堆总体技术、堆芯物理分析、反应堆屏蔽计算、源项计算 |
2 | 先进核能所 | 核工程/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
硕士及以上 | 反应堆热工水力方向/系统与设备/安全分析/反应堆事故分析/熔融物堆内滞留研究/反应堆试验设计及试验研究/高效传热/动力转化/工艺系统/反应堆安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 反应堆总体技术、堆芯热工水力分析、反应堆系统与设备设计、反应堆安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反应堆热工试验设计及研究、试验数据分析及理论研究、氢气风险分析;强化换热研究 |
3 | 先进核能所 | 核工程/流体力学/ 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
硕士及以上 | 计算流体力学,流固耦合分析,流致振动分析方向 | 反应堆关键系统、设备与部件流体力学分析,流固耦合分析,流致振动分析等 |
4 | 先进核能所 | 仪控/电气 | 博士 | 进行反应堆试验设计过程中的仪控系统及配套系统设计;进行新的测量装置和其他科研产品的研发。 | 进行反应堆试验设计过程中的仪控系统及配套系统设计;进行新的测量装置和其他科研产品的研发。 |
核电软件技术中心 | |||||
1 | 软件中心 | 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辐射屏蔽软件开发或应用 | 辐射屏蔽分析软件的研发及工程应用 |
2 | 软件中心 | 核反应堆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核反应堆物理 | 1.核设计软件测试; 2.核设计软件工程应用测试; |
3 | 软件中心 |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热工水力程序开发/热工流体系统建模分析 | COSINE热工软件实验确认与应用研究;智慧能源项目系统冷热流网建模及能流优化控制算法研发与软件开发 |
4 | 软件中心 | 核能科学与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和安全分析 | COSINE热工软件模型开发、评估及应用研究;全范围模拟机热工流体系统建模和调试 |
5 | 软件中心 | 计算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计算机架构研究/计算机软件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 | 智慧能源项目系统和全范围模拟机项目系统软硬件集成 |
6 | 软件中心 | 计算机、电子信息等 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智慧电厂工业物联网技术 | 三维2.5D地图展示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厂区人员定位、孔洞防护、5G物联网等硬件接口研发和项目管理 |
大数据中心 | |||||
1 | 大数据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技术 或其他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数据科学 | 大数据平台需求和设计评审、方案和技术类文档编写、数据收集纳管 |
2 | 大数据中心 | 电力系统/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 |
硕士及以上 | 集团大数据应用研究 | 收集信息掌握国内外电力大数据现状与发展方向,组织集团各单位开展大数据应用实施落地 |
3 | 大数据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或其他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数据治理 | 参与集团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数据治理示范项目落地 |
核燃料与材料研究所 | |||||
1 | 材料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核材料 | 开展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秘书处的相关工作,参与核能材料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
2 | 材料所 | 材料学 | 博士 | 表面及涂层 | 涂层制备 |
3 | 材料所 | 控制工程 | 博士 | 海上风电 | 设计海上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制定控制逻辑 |
4 | 材料所 | 材料学 | 博士 | 复合材料 | 参与SiC/SiC复合材料包壳管制备并开展性能测试 |
5 | 材料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结构材料的失效监检测与分析 | 开展电站结构材料的环境损伤在线诊断和健康监检测 |
6 | 材料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材料服役环境构建和服役行为的多尺度模拟 | 通过CAD/CAE协同,建设工程结构材料的环境损伤仿真试验系统 |
太阳能技术研究所 | |||||
1 | 太阳能所 | 电化学 | 博士 | 储能 | 电池研发 |
新能源科技公司 | |||||
1 | 新能源公司 | 光伏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高效光伏电池技术研发 | C-HJT光伏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
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1 | 电站中心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燃煤发电技术 | 从事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研究、锅炉性能调试、储能技术研究及数值计算等 |
2 | 电站中心 | 风力发电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风力发电技术 | 开展风资源评估、风电机组技术支持和检测等 |
3 | 电站中心 | 信息工程或计算机相关 | 硕士及以上 | 安全管理信息化 | 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
4 | 电站中心 | 风能与动力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新能源(风电) | 新能源的技术监督、试验等 |
5 | 电站中心 | 高电压/绝缘 | 硕士及以上 | 电气一次 | 火电、新能源电气一次等专业技术监督、试验等。 |
6 | 电站中心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汽机 | 火电汽机试验、节能改造、技术监督等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 |||||
1 | 氢能公司 | 会计 | 本科及以上 | 会计 | 会计或出纳工作 |
2 | 氢能公司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机械制造理论、自动化制造系统 | 燃料电池中试线设计(工艺、设备)与运行 |
3 | 氢能公司 | 电气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电力电子、自动控制 | 燃料电池中试线设计(电气、仪表)与运行 |
4 | 氢能公司 | 质量管理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质量管理、质量工程 | 试验及工程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
5 | 氢能公司 | 工程热物理 | 硕士及以上 | 两相流、多物理场 | 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研究 |
6 | 氢能公司 | 材料成型、机械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冲压技术 | 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模具及工艺设计 |
7 | 氢能公司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焊接 | 燃料电池双极板激光焊接技术开发 |
8 | 氢能公司 | 机械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部件设计及加工工艺设计 | 零件设计、机加工工艺设计 |
9 | 氢能公司 | 材料 | 硕士及以上 | 金属材料及性能检测 | 双极板用金属材料开发 |
10 | 氢能公司 | 材料 | 硕士及以上 | 石墨材料 | 石墨双极板材料开发及成型技术 |
11 | 氢能公司 | 材料 | 硕士及以上 | 表面工程 | 材料表面涂层技术开发、测试及设备设计 |
12 | 氢能公司 | 力学或结构设计 | 硕士及以上 | 系统布置及结构设计 | 燃料电池系统模块设计及有限元计算,震动仿真测试、优化及验证 |
13 | 氢能公司 | 车辆工程/汽车电子 | 博士 | 车辆动力系统设计及测试技术 | 燃料电池系统与车辆系统搭接,动力总成结构设计及测试 |
14 | 氢能公司 | 控制及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控制系统开发及控制器优化 | 燃料电池主控制器开发,关键元器件设计,控制结构搭建及策略优化,FCU\ECU\PDU等原件开发定型 |
15 | 氢能公司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工艺系统设计及优化 | 面向燃料电池应用方向的系统工艺设计、选型及主体架构设计,CFD仿真及水热管理模拟计算 |
16 | 氢能公司 | 电气工程 | 博士 | 电气系统设计、控制及测试 | 燃料电池应用电气系统设计、关键设备选型、测试及电气系统优化设计 |
17 | 氢能公司 | 机械 | 硕士及以上 | 燃料电池组装与测试 | 燃料电池密封结构与工艺 |
18 | 氢能公司 | 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 | 博士 | 燃料电池组装与测试 | 燃料电池堆型设计、水热管理技术 |
19 | 氢能公司 | 电化学 | 博士 | 燃料电池组装与测试 | 燃料电池堆型设计 |
20 | 氢能公司 | 力学 | 硕士及以上 | 燃料电池组装组装与测试 | 燃料电池结构分析,抗振设计与分析 |
21 | 氢能公司 | 电化学 | 博士 | 燃料电池组装组装与测试 | 燃料电池整堆性能测试与评价,故障诊断 |
22 | 氢能公司 | 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燃料电池组装组装与测试 | 组装自动化设计 |
23 | 氢能公司 | 高分子材料类/化工类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涂料处理 | 膜电极部件开发及工艺优化 |
24 | 氢能公司 | 材料专业 | 本科及以上 | 粉体处理工艺 | 粉体原料处理 |
25 | 氢能公司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纳米化学合成 | 催化剂合成 |
26 | 氢能公司 | 机械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力学 | 膜电极热处理 |
27 | 氢能公司 | 机械、材料、热能等 | 硕士及以上 | 燃料电池部件测试 | 膜电极、扩散层等部件性能测试 |
28 | 氢能公司 | 质量管理 | 硕士及以上 | 研发与产品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 |
29 | 氢能公司 | 安全管理 | 硕士及以上 | 研发与生产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30 | 氢能公司 | 氢安全、安全分析、公共安全、测量控制、 安全试验等 |
硕士及以上 | 氢安全 | 氢安全研发 |
31 | 氢能公司 | 燃料电池及系统、电化学、热工水力、机械、结构、力学、仪表控制、 电力电子等 |
硕士及以上 | 氢燃料电池应用研发 | 各种氢能应用开发 |
32 | 氢能公司 | 制氢、储氢、加氢站、电化学、热工水力、机械、结构、力学、仪表控制、电力电子等 | 硕士及以上 | 制氢技术、加氢站技术等 | 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 |
33 | 氢能公司 | 汽车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原理 | 识别各类车辆动力需求特点,规划产品能力 |
34 | 氢能公司 | 电气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动力电源产品设计 |
35 | 氢能公司 | 电气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电磁兼容 | 动力电源产品设计 |
36 | 氢能公司 | 电化学 | 硕士及以上 | 燃料电池 | 燃料电池产品设计,使用情况跟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