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学院2013招聘英才
来源:福州大学网 阅读:952 次 日期:2013-04-16 17:34:04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安徽铜陵学院2013招聘英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铜陵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09年10月,学校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00多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94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现有教职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9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23人,外聘教师169人。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952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500多人。

学校现有会计学系、工商管理系、公共管理系、金融学系、经济贸易系、外语系、文学与艺术传媒系、法政系(社会科学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建筑系等12个系,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铜文化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自动化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管理学》、《税法学》、《成本会计》、《金融学》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等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和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等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工商管理应用型教学团队等2个省级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校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发展、开放办学、合作育人之路,不断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在安徽省较早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思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2008年12月,学校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牵头组织开展了联盟高校学生交流、教师互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编写应用型教材,推进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等工作。此举,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国研网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撰文肯定联盟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的一条“新路”。

为强力推进省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让广大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在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充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时研究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实施“八百工程”的决策部署。自2010年以来,学校大胆尝试,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深化了应用型高校建设内涵,拓宽了应用型高校建设之路,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认为“八百工程”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

学校坚持合作育人,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自2008 年以来,学校以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教育文化中心)为平台,共建“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为依托,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2005年,学校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 2”合作办学。

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扩大。培养了以全国道德模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模范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沈浩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了发挥好沈浩精神的育人作用,学校建设了“沈浩精神传承暨大学人素质教育基地”,积极构建以沈浩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学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持续攀升,稳居于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皆为100%,文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0分、13分、15分,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21分、25分、33分;新生报到率分别达 97.83%、98.51%、98.28%。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到95%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基本要求

1、专业、学历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历要求全日制本科,本科、研究生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

2、年龄要求:应聘教师岗位的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在28周岁以下,特别紧缺专业可适当放宽,应聘行政岗位和专辅岗位人员(专辅须为中共党员)的年龄须在27周岁以下。应聘博士年龄在 35周岁以下。有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经历者优先。

3、毕业学校要求: “985” 、“211”学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4、各岗位其他要求详见人才需求表中备注栏。

相关待遇

博士:

1、住房:学院鼓励引进人才面向社会购房。在规定服务期8年内,学院提供过渡住房或给予住房补贴18万元(分年按比例发放)。

2、享受副教授待遇(副教授工资和副教授津贴)。

3、享受每年1万元院内特殊津贴(实行绩效工资后,如此项待遇与新的收入分配政策相抵触,以新政策规定为准)。

4、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

5、配偶有条件安排工作(按《铜陵学院人事代理暂行办法》(院发【2011】28号)执行)。

6、统一配备电脑。

7、对于引进的优秀博士给予住房补贴30-50万元,服务期内提供2年过渡用房,其学术水平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

硕士(紧缺专业):

1、科研启动经费0.5万元。

2、两年内每月提供200元住房补贴。

☆2013年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经学院考核合格后予以聘用。

招聘办法

一、录用原则

根据皖人社发[2010]78号《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文件精神,我院招聘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2、实行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一律实行公开招聘。

3、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讲课、考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招聘方法。

二、录用程序

根据皖人社发[2010]78号《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文件精神,我院招聘工作采用以下程序:

1、应聘者采取网上报名或者现场报名。

2、招聘单位根据公布的应聘资格条件确认应聘者是否具有应聘资格。资格审查主要查验应聘者的年龄、所学专业、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相关证书等材料。

3、应聘教师岗位的由学院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分经管组、理工组和文法体艺组。由各组组织对应聘者进行考察,合格者由学院党委会集体讨论研究是否录用。

4、应聘专辅行政岗位的由学院统一组织考核组进行笔试和面试。应聘同一岗位的,报名人数与招聘人数按照至少3:1的比例进行,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的,则取消该岗位的招聘。 考核组由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和外聘专家组成,其中,外聘专家数量占考核组人数的一半以上。笔试和面试的成绩所占比例为5:5。笔试主要考察应聘者对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认识、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等。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基本状况(包括年龄、籍贯、仪态仪表、毕业院校及专业等)、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个人特长、口头表达能力、实际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学院根据应聘人员的综合成绩与综合状况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后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5、对拟录用的人员在校园网上公示7天,经公示无异议的,学院按照招聘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提供的自荐材料(电子版或纸质材料,内容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身份证复印件、科研成果及配偶、子女基本情况等)须客观真实,如有虚假,自荐人负完全责任。

2、应聘专辅行政岗位人员,请将纸质简历邮寄至铜陵学院人事处(在信封封面上注明应聘岗位),并将同版电子简历发送至zp10383#tlu.edu.cn ,电子简历主题格式:姓名+学校+专业+应聘部门名称。专辅行政岗位专场招聘会时间、地点请注意我院人事处网页更新,面试人选以电话通知为准。

3、应聘教师岗位人员,请发送电子简历至zp10383#tlu.edu.cn (初选不接收纸质简历。纸质简历和相关证书原件请在面试时提交),电子简历主题格式:姓名+学校+专业+学历+应聘部门(系)名称。

联系方式

地 址:安徽省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湖四路1335号铜陵学院人事处

邮政编码:244061

联 系 人:吴老师 徐老师 张老师

电 话: (0562)5881979 5881080

E―mail: zp10383#tlu.edu.cn (人才招聘专用邮箱,发送邮件时请将#改成@)

http://rsc.tlu.edu.cn/

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13年4月16日

更多信息请查看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网

更多信息请查看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安徽铜陵学院2013招聘英才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