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专业领域:机械工程
一、专业考试(请注明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试形式和要求等)
考试科目:机械工程基础、专业英语
参考书目:《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形式:笔试
二、相关测试(请注明面试的内容和要求)
面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专业基础、英语基础、硕士阶段规划
机械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了解机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机器的组成;明确零件的概括分类及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注意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关系和相应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概要
1.明确机器的组成,了解机器的要求及其设计程序。
2.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4.了解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方法,重视结构设计及标准化工作。
5.一般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及选用原则。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掌握常用的强度理论,并能正确运用;正确选用强度计算中的极限应力;熟练掌握极限应力线图的绘制与分析;熟练掌握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及等效转化概念;了解单向不稳定变应力的疲劳强度计算。
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1.了解螺纹及螺纹联接的类型、结构、主要参数及应用等基础知识,结合机械设计手册进行学习。
2.理解预紧的目的及预紧力矩的计算,明确防松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变形协调关系、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4.熟练掌握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5.对螺纹联接的材料及许用应力作一般了解,能正确选用;注意螺栓及螺母材料的级别及含义。
6.正确理解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各项措施及原理。
7.能参照教材设计螺旋传动。
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联接和销联接
1.了解键及花键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及适用场合。
2.学会键及花键的受力分析、定心方式及类型选择。
3.掌握键及花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强度计算。
第八章、带传动
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2.掌握带传动的受力情况及应力。
3.正确理解带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5.掌握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方法。
6.了解带传动的张紧目的及方法。
第九章、链传动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及应用。
2.了解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3.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受力分析及产生动载荷的原因。
4.掌握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5.掌握链传动参数的合理选择及不同链速时的选型计算。
6.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第十章、齿轮传动
1.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应用、材料及其选择原则、结构设计和润滑。
2.掌握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提高齿轮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3.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设计原理,熟悉强度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及合理取值。
4.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结合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准确确定各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5.熟悉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选择、许用应力确定和强度计算说明。
6.一般了解齿轮的精度及其选择。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1.了解阿基米德蜗杆及蜗轮的加工方法、齿廓形状、尺寸计算、结构设计及材料。
2.对蜗杆传动的精度和润滑作一般了解。
3.掌握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模数和压力角的标准值及其所在平面。
4.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
5.熟练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载荷计算;能熟练地运用左(右)手定则,在不同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的情况下,正确确定各分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6.掌握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及热平衡核算。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1.了解轴承类型、应用及典型结构
2.了解轴瓦的结构、材料及其选用原则,学会油孔、油槽的合理开设及形状。
3.掌握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4.熟悉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及主要几何参数。
5.理解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分析及最小油膜厚度的确定;对其设计计算只要求初步了解。
6.一般了解滑动轴承的常用润滑剂及其选用原则。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1.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熟悉各类常用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及代号。
2.练掌握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方法。
3.掌握根据外载荷求一个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A和径向轴荷R的方法。
4.掌握轴承装置的设计。
第十五章、轴
1.了解轴的分类及常用材料。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的强度计算。
3.对轴的刚度校核计算作一般了解。
重点
重点章节为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第十章(齿轮传动)和第十三章(滚动轴承)。其重点为:
1.常用强度理论的正确运用及强度计算中极限应力的正确选定;极限应力线图的意义、绘制以及对r=c、σm=c、σmin=c三种情况的分析;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2.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受力分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设计原理及强度计算方法。
4.轴承类型和尺寸的选择;轴承装置的设计。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