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011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来源:燕山大学 阅读:949 次 日期:2015-09-18 10:33:13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6年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011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招生专业介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 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本学科以过程装备基础理论及工程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过程装备的理论、试验和模拟研究,着力解决过程装备研发、控制或试验的各种工程实践问题。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过程装备检测与控制理论及技术、流体密封技术、过程装备数值模拟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再制造理论及技术、过程机器故障诊断理论及技术。

本学科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出版著作4部。

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

欢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本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包括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三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

本学科兼具有化学、化工、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紧密结合科学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进行重大和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培养在化学、化工、生物和制药等领域中进行创新性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和能解决相关工艺和技术问题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才。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化工工艺、纳米材料及制备、有机光电分子的合成、有机小分子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精细化学品研究、新催化材料与新催化过程、太阳能电池、海洋新产品研发、化学电源技术及相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电化学、纳米药物、靶向药物、人源化蛋白研发及天然活性物质的研发、生物新能源、工业微生物等。

本学科近年来共承担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纵向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年均百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300多篇,出版著作4部。

本学科现有教授18人(含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24人,教师中约97%具有博士学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

欢迎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食品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下辖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专业涉及环境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主要研究环境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与方法。环境工程专业则涉及环境领域里的工程和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噪声控制,以及光、热、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等。本学科融合了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海洋工程、材料学、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科着眼于全球大环境,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致毒和去除的全过程剖析,深刻揭示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内在关系,致力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学科重点解决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致毒机理,揭示污染物的生态效应,研发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设备,已为国内多家工矿企业提供了多套,深受用户单位认可。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化学、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新技术、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电化学、环境生物学、新型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修复与建设。 

本学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课题77项,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获省、部、市级奖8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完成省级科技鉴定15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

欢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生物学、给排水、市政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根据化学工程类企业的特征,覆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化工行业。

本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化学工艺、新能源化工、纳米化学和纳米技术、电化学工程、清洁环保防护技术、生物制药与生物技术。

本领域共承担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纵向科研项目80余项,各行各业的企业开发及应用项目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出版著作4部。

本领域现有教授18人(含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2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

欢迎化学、化工、环境、生物、材料、高分子、食品、药物化学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报考。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