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考点归纳
来源:易贤网 阅读:653 次 日期:2017-04-27 09:17:44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考点归纳”,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近几年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学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特别是宏观经济学更是在考试中频频出现,而这个模块也往往是很多考生所头疼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现我将宏观经济学常见考点归纳如下:

一、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特征

通货膨胀是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的现象。

2.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3.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

二、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最主要)、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重点: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三、宏观调控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亦是“内在稳定器”。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必须先了解财政的基本构成。财政政策主要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收入包括税、利、债、费。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四、经济活动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三)两者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以上四点均为事业单位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辅之以题加以联系,才能达到灵活运动的目的。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