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来源: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1730 次 日期:2010-05-23 13:05:50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云贵高原的天空晴明无比,“睡美人”头枕西山静卧在滇池浩渺的烟波间,民族村的歌舞一如春城宜人的气候,旖旎出无限风情,海埂体育训练基地的绿茵场在明媚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绿波。绿波的尽头,是一片掩映在绿荫中的校舍,训练场上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以及那块“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牌匾,都在昭示着这片坐落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校园的身份,这里就是素有“冠军摇篮”美誉的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1978年9月,在原省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基础上,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诞生了。那是个金色的秋天,在中国上空弥漫了十几年的阴霾终于散去,云岭大地到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新生的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同其他行业一样,以似火的热情投入到了艰苦的创业工作中。那时的省体校,面临着校舍严重短缺和训练场地严重不足的困境,但当年的体校人上下一心,同舟共济,通过向兄弟单位租借场地,自己搭建简易校舍等途径,硬是为学校的发展闯出了一条道路,让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站到了为云南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前台。1984年,学校与省体工队文教科合并,同时,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学校位于拓东运动场附近的新校舍开始投入使用,“漂泊”了六年的体校人终于有了自己正规意义上的家”。   

1983年,为了给我省退役运动员及基层体育工作者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经省政府批准,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在昆明海埂成立,这是一所专科层次的成人高校。1994年,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与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署办学,实现优势互补。两校合并后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学模式,学校分为体委大院校区和海埂校区两片。1998年,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并入云南师范大学,原进修学院校产人员保持不动,留下来继续办好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从1983年建校到1998年并入云南师范大学,15年间云南体育进修学院曾招收过16届大专生,为云南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培养了上千名体育人才。2001年9月,学校体委大院校区集体迁往海埂,和扩建后的海埂校区合二为一,困扰体校人多年的两地办学难题迎刃而解了。校园扩大了,师资增强了,但中等职业教育日趋萎缩,却已成不争的事实。面对现状,学校党委经过调查论证,适时做出决策,决心在学校二十六年发展的基础上,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充分利用昆明地区的高海拔优势和气候优势,有效优化训练场馆设施等体育资源,争取让学校向高职学院方向发展。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申办工作领导机构,举全校之力,狠抓软、硬件建设。在省体育局的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学校认真、细致的准备,专家组科学、严密的论证,2004年5月2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政复[2004]58号),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正式升格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几所体育类高职学院之一。现在,原云南体育进修学院、云南省体校的师资、校产已和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融为一体,学校已是人才济济,蓄势待发。

从1978年成立省体校到如今成功升格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已从单一的训练模式发展成为集训练、教学等为一体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层次)。学校目前占地256亩,在校学生1200人,校舍建筑面积达46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9600平方米的多功能综合训练馆配有最新标准的设备和器材,可供14个项目同时使用。学校还建有一块标准田径场,两块标准足球场,四块灯光塑草网球场。这些场馆设施,除满足学校日常教学、训练需要外,也在课余和节假日向教职工及校外体育爱好者开放。专业的场馆,先进的设施,为师生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营造了一流的健身环境。此外,学校图书馆藏书近8万册,并设有电子阅览室。学校实验楼设施完备,设有物理、化学、保健、生理、解剖、心理、科选等试验室,可为学生操作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设施先进的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和多功能室一应俱全,各类生活福利配套设施规范完备。

学校目前开设了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两个高职专业,设有田径、排球、体操、游泳、击剑、举重、网球、武术、拳击、柔道、跳水、技巧、蹦床等13个运动项目,共有专职任课教师、教练125人,其中40%为双师型教师。学校聘请了六位云南体育系统的著名教练,同时准备聘请八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云南大学等省内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拟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多年来,学校一直承担着首都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昆明函授站的办班任务,并积极选拔优秀教师参与函授站本、专科教学工作,为云南培养了数百名社会体育人才。学校在保证完成自身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选派业务骨干,作为援外专家前往泰国、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发展本国体育。援外专家们的出色工作,赢得了国外同行的普遍赞誉。学校教师还积极投身残疾人体育事业,游泳教练张鸿鹄指导的残疾人游泳健儿,更是在残奥会上争金夺银,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赢得了荣誉。

从1978年一路走来,学校已为我省优秀运动队培养和输送了1000余名体育后备人才。其中,有2人获世界冠军,8人获亚洲冠军,100多人获全运会及全国冠军。1996年代表中国征战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四位云南籍选手也均为学校输送的人才。学校多年来输送的这些后备人才中,何琦、黎则文、陈绍果、和雪梅、赵立锋、杨世生、刘云宏等已成长为名扬体坛的优秀运动员。

目前,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在近几年举行的各级青少年体育比赛中,我校学生共有9人次获国际性比赛第一名,92人次获全国性比赛第一名。学校自己培养的学生先后有13人达运动健将。2004年8月的雅典奥运会,我校游泳运动员李季与队友一道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上拼下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而此前的2003年9月,我校另一名游泳运动员范罗君在江苏张家港全国游泳锦标赛上,先后获得男子200米蛙泳冠军、100米蛙泳亚军,10月,在湖南长沙全国第五届城运会上,范罗君又包揽了男子100米、200米蛙泳冠军。此外,我校运动员李白冰曾获城运会男子跳高第一名、九运会男子跳高第六名,女子重剑队曾获九运会女团第三名。2003年5月,省体育局决定将云南省击剑专业队设置在学校,学校自此有了第一支成建制的专业运动队。

学校在二十六年办学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社会各界的认可,1992年被评为“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1993年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1年又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弹指一挥间,学校已经走过了二十六年,几经风雨,几度彩虹,如今,已成功升格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又站到了机遇和挑战的十字路口。面对新形势,学校党委一班人保持了高度的清醒,大家知道,升格为高职学院,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实现学校“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走向东南亚,努力建设高质量、开放式、有特色的著名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云南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建设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睡美人”一如既往静卧在滇池浩渺的烟波间,也许,它也正在梦中默默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天祝福呢。不经意间抬起头,一轮崭新的朝阳正在海埂上空冉冉升起,很圆,也很亮。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简介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性质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及联系方式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普通高职(大专)招生专业简介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五年制高职(大专)招生专业简介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招生报考办法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招生简章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